有人說寶寶的生活就是遊戲,的確如此。許多教育學者都非常重視兒童遊戲,並認為遊戲對兒童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,許多和兒童遊戲相關的理論和研究,更強調成人在兒童遊戲活動中應負起責任,協助寶寶快樂的成長。但是遊戲是什麼呢?給予寶寶什麼幫助呢?

遊戲是自由的、自發性的

每個人都愛玩遊戲,因為遊戲會帶給我們歡愉的氣氛,而且在遊戲的時候,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突然之間好像都縮短了,當然寶寶也不例外,而且我們還可以發現,寶寶對遊戲非常熱衷,他們不只是在玩。因此寶寶的遊戲其實可以歸納出幾個特色:
1. 遊戲是歡樂的來源
2. 遊戲強調的是進行的過程,而不是重視結果
3. 遊戲是自發的,沒有外在強加的規則
4. 遊戲中每個人都是主動參與者、自由選擇者

在遊戲中學習

一、認知遊戲
1. 功能遊戲—從出生到兩歲左右的寶寶,所玩的遊戲都只是一些由簡單、重複的動作構 成,他是一種本能的反應,如:敲打玩具發出聲音的遊戲。

2. 建構遊戲—大約從兩歲開始到七歲左右寶寶所進行的遊戲,他們會使用不同的遊戲材料,有的是功能性的、有的則是目標取向遊戲,這些遊戲發展到最後,甚至會形成 一 種『創作』。

3. 象徵遊戲—從一歲左右,到五、六歲為止,寶寶會開始使用語言和想像力,再利用假 想物品玩真實的遊戲,這就是象徵遊戲,例如:扮家家酒。這種遊戲發展到最高層次 就是社會戲劇遊戲。包括模仿角色扮演、物品模擬、動作和情境模擬。

4. 規則遊戲—六歲左右的寶寶,他們已經會在遊戲裡訂出規則,大家依此進行遊戲, 這種現象會一直發展到青少年時期。

二、社會遊戲
學者Porten 的研究,認為二歲到二歲半的寶寶大多是自己一個人玩遊戲;二歲半到三歲半則是玩平行遊戲;三歲半到四歲半是聯合遊戲;四歲半以後就會開始玩合作遊戲。但是,最近的研究發現,現代的寶寶較缺少聯合與合作遊戲的技巧。

遊戲的功能

兒童一出生就在遊戲的環境中,他們藉此探索並瞭解世界,所以說遊戲就是兒童想向、智力、語言、社會技能、以及知覺動作發展的主要途徑。而它主要的功能大致如下:
1. 遊戲可以抒發情緒、增進樂趣、超越真實生活、尋求個人自由。
2. 遊戲可以增進社會行為的發展:例如同理心、友誼、人際關係、道德判斷。
3. 遊戲可以增進認知能力的發展:例如各種概念的建立,溝通技巧、解決問題能力等。
4. 遊戲可以促進語言的發展:寶寶透過遊戲可以模仿成人話語,假扮生活對話,增進語彙運用,刺激語言的創新、提升語言能力。
5. 遊戲可促進身體動作發展:例如大小肌肉活動,認識身體的部位與動作表現,協調知覺與動作的發展,增進身體健康。 


資料來源 http://www.megakids.com.tw/teach/t1-315.htm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lly 的頭像
    Kelly

    Elvis成長記事

    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